過去,公司通常擁有多個布線基礎設施,因為沒有一個布線系統可以支持公司的所有應用程序。如今,標準化的布線系統不僅對消費者很重要,而且對供應商和布線安裝人員也很重要。供應商必須清楚地了解如何設計和構建將在通用布線系統上運行的產品。電纜安裝人員需要了解可以使用哪些產品、正確的安裝技術和實踐,以及如何測試已安裝的系統。
在本教程中,我們將介紹一些與布線標準相關的重要主題。
確定 ANSI/TIA-568-C 商業建筑電信布線標準的關鍵要素
確定正確設計布線系統的路徑和空間以及接地所需的其他 ANSI/TIA 標準
確定 ISO/IEC 11801 客戶場所通用布線標準的關鍵要素
典型的業務環境和需求變化很快。公司以驚人的速度進行重組和重組。在一些公司,員工平均每兩年更換一次工作地點。數據和語音布線系統必須快速輕松地支持這些重新配置。
直到 1990 年代初,布線系統都是專有的、特定于供應商的,并且缺乏靈活性。多年來,布線發生了很大變化。布線安裝已經從專有系統發展為靈活、開放的解決方案,可供許多供應商和應用程序使用。這種變化是基于標準的結構化布線系統適應的結果。這種接受背后的推動力不僅歸功于客戶,還歸功于許多電信供應商和國際標準組織之間的合作。
設計合理的結構化布線系統基于組件或接線單元。接線單元的示例是辦公樓的樓層,如下圖所示。該樓層的所有工作地點都連接到一個配線柜。所有接線單元(辦公樓的樓層)都可以使用主干電纜組合在一起,作為更大系統的一部分。
注意:結構化布線系統并非圍繞任何特定應用而設計,而是設計為通用的。這允許許多應用程序利用布線系統。
用于設計結構化布線系統的組件應基于廣泛接受的規范,并應允許許多應用(模擬語音、數字語音、10Base-T、100Base-TX、16Mbps 令牌環、RS-232 等)使用布線系統。組件還應符合某些性能規范,以便安裝人員或客戶準確了解將支持哪些類型的應用程序。
許多文件都與數據布線有關。
在美國,該標準是ANSI/TIA-568-C,也稱為商業建筑電信布線標準。ANSI/TIA-568-C 標準是 ANSI(美國國家標準協會)采用的規范,但文檔名稱的 ANSI 部分通常被省略。
在歐洲,主要標準是ISO/IEC 11801 Ed。2標準,也稱為客戶場所信息技術通用布線國際標準。
這兩個文件非常相似,盡管它們的術語不同,并且 ISO/IEC 11801 Ed. 2 標準允許額外類型的 UTP 布線。在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國家和規范組織已采用這些標準之一作為自己的標準。
在 1980 年代中期,消費者、承包商、供應商和制造商開始擔心缺乏與電信布線相關的規范。在此之前,所有通信電纜都是專有的,通常僅適用于單一用途。計算機通信行業協會 (CCIA) 要求 EIA 制定一項規范,以鼓勵結構化、標準化的布線。
在 TIA TR-41 委員會和相關小組委員會的指導下,TIA 和 EIA 于 1991 年發布了商業建筑電信布線標準的第一版,更為人所知的是 ANSI/TIA/EIA-568 或有時簡稱為 TIA/EIA- 568.
ANSI/TIA/EIA-568 標準被開發并演變成目前的形式,原因如下:
建立支持多個供應商應用的布線規范
為旨在為商業組織服務的電信設備和布線產品的設計提供指導
指定一個足以支持語音和數據的通用布線系統
建立技術和性能指南,并為結構化布線系統的規劃和安裝提供指南
ANSI/TIA-568-C 標準解決了以下問題:
結構化布線子系統
電信布線的最低要求
安裝方法和做法
連接器和引腳分配
電信布線系統的使用壽命(應超過 10 年)
水平和主干布線的介質類型和性能規范
連接硬件性能規格
推薦的拓撲和距離
布線元素的定義(水平電纜、交叉連接、電信插座等)
目前ANSI/TIA-568-C的配置將標準細分如下:
ANSI/TIA-568-C.0:客戶場所的通用電信布線
ANSI/TIA-568-C.1:商業建筑電信布線標準
ANSI/TIA-568-C.2:平衡雙絞線電信布線和組件標準
ANSI/TIA-568-C.3:光纖布線組件標準
筆記:
ANSI/TIA-568-C 標準包含兩種用于 UTP 插孔和插頭的接線模式。它們指示導線應連接到模塊化插孔和插頭中的引腳的順序,稱為 T568A 和 T568B。不要將它們與文件 ANSI/TIA/EIA-568-B 和以前的版本 ANSI/TIA/EIA-568-A 混淆。接線方案均包含在 ANSI/TIA/EIA-568 中。
ANSI/TIA-568-C.1 規定的水平布線是從水平交叉連接、中間交叉連接或主交叉連接延伸到工作區并終止于電信插座(信息插座或墻板)。水平布線包括以下內容:
從配線架到工作區的電纜
電訊網點
電纜終端
交叉連接(在允許的情況下)
最多一個過渡點
電信機房或機柜中的交叉連接
下圖顯示了典型的水平布線基礎設施,以星形拓撲從電信機房延伸出來。水平布線通常連接到電信機房或機柜中的接線板和交換機/集線器。電信機房有時被稱為電信間或布線間。電信機柜本質上是工作區中的一個小組件,其中包含電信室中的功能。
(一)過渡點
ANSI/TIA-568-C 允許在水平布線中使用一個過渡點。
過渡點是一種電纜連接到另一種電纜的位置,例如圓形電纜連接到地毯下電纜的位置。過渡點也可以是布線分配到模塊化家具的點。可識別兩種類型的過渡點:
MUTOA – 該首字母縮寫詞代表多用戶電信插座組件,它是一種將許多用戶的電信插座整合到一個區域的插座。可以將其視為位于辦公區域而不是電信室中的接線板。
CP – CP 代表合并點,它是一種中間互連方案,允許作為建筑通道一部分的水平電纜延伸到開放式辦公室通道中的電信插座,例如模塊化家具中的電信插座。ISO/IEC 11801 將 CP 稱為過渡點 (TP)。
如果您打算使用模塊化家具或可移動隔板,請咨詢家具或隔板的供應商,看看它是否在其家具內提供數據布線路徑。然后詢問它可能為您現有的布線系統提供或需要什么類型的接口。您必須在布線方案中規劃與家具的連接。
應用特定的組件(巴倫、中繼器)不應作為水平布線系統的一部分(墻內)安裝。這些應安裝在電信室或工作區。
(B) 認可媒體
ANSI/TIA-568-C 認可兩種可用作水平布線的介質(電纜)。一個以上的媒體類型可以運行到一個工作區電信插座;例如,UTP 電纜可用于語音,光纖電纜可用于數據。無論使用何種電纜介質,從電信機房到電信插座的水平電纜的最大距離為 90 米 (295')。ANSI/TIA-568-C 標準認可的水平電纜僅限于以下情況:
四對、100 歐姆、非屏蔽或屏蔽雙絞線電纜:5e 類、6 類或 6A 類 (ANSI/TIA-568-C.2)
兩芯 62.5/125 微米或 50/125 微米光纖(或更多光纖數)多模布線 (ANSI/TIA-568-C.3)
兩芯(或更多芯數)光纖單模布線 (ANSI/TIA-568-C.3)
(C) 電訊網點
ANSI/TIA-568-C.1 規定每個工作區應至少有兩個信息輸出端口。通常,一個用于語音,另一個用于數據。
下圖顯示了一種可能的電信插座配置。插座有多種名稱,包括設備插座、信息插座、墻壁插孔和壁板。但是,官方認為信息插座是電信插座上的一個插孔;電信插座被認為是水平布線系統的一部分。
為 UTP 接線的信息插座應遵循線對分配或接線模式的兩個約定之一:T568A 或 T568B。它們幾乎相同,只是對 2 和 3 互換了。只要在永久鏈接的每一端使用相同的約定,兩者都不是正確的選擇。當然,最好在整個布線系統中始終使用相同的約定。T568B 過去在商業安裝中更為常見,但 T568A 現在是推薦配置。(T568A 是住宅安裝所需的配置,符合 ANSI/TIA-570-B。)T568A 配置與稱為 USOC 的舊布線方案部分兼容,后者通常用于語音系統。
水平電纜兩端保持一致。當您購買配線架和插孔時,您可能需要指定您使用的模式,因為設備可能采用顏色編碼,以便于安裝線對。但是,大多數制造商現在都提供了允許在配線架或插孔上沖壓配置的選項。
下圖顯示了 T568A 和 T568B 的引腳分配。此圖中的電線/引腳分配由電線顏色指定。標準電線顏色如下表所示。
盡管您的應用程序可能不需要信息插座中的所有引腳,但如果沒有其他原因,除了確保與未來應用程序在同一媒體上的互操作性之外,您應該確保所有電線都端接到適當的引腳。下表顯示了一些常見應用和它們使用的引腳,并清楚地說明了為什么所有線對都應端接以使結構化布線安裝應用通用。
(D) 對數和顏色編碼
UTP 電纜中的導線是成對雙絞的并帶有顏色編碼,因此每對電線都可以輕松識別并快速端接到連接硬件(接線板或電信插座)上的相應引腳。對于四對 UTP 電纜,每對電線都使用兩種顏色進行編碼,即尖端顏色和環顏色。
在四對電纜中,每對電纜的尖端顏色為白色。為了保持尖端導體與正確的環形導體相關聯,尖端導體通常具有環形導體顏色的帶。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這種正面識別 (PI) 顏色編碼,例如 5 類和更高級別的電纜,因為雙絞線之間的間隔非常接近,因此不太可能分開。
您可以通過顏色代碼來識別導體,例如白藍色和藍色。對于室內(室內)電纜,通常先讀取尖端顏色(包括其 PI 顏色),然后再讀取環顏色。下表列出了 T568A 和 T568B 的線對編號、顏色代碼和引腳分配。
結構化布線的下一個子系統稱為主干布線。(主干布線有時也稱為垂直布線、交叉連接布線、豎管布線或機柜間布線。)
主干布線是連接入口設施、設備間、電信間和機柜所必需的。骨干布線不僅包括連接電信機房、機房和建筑物入口的電纜,還包括用于骨干到骨干交叉連接的交叉連接電纜、機械終端或跳線。
交叉連接– 交叉連接是布線系統內的一個設施或位置,它允許通過跳線、終端塊和/或電纜將電纜元件端接并互連或交叉連接到另一個布線元件(另一條電纜或跳線)控制板)。
(A) 主干布線的基本要求
主干布線包括:
機房與樓宇入口設施之間的布線
在校園環境中,建筑物入口設施之間的布線
樓層之間的垂直連接
ANSI/TIA-568-C.1 規定了主干布線的附加設計要求,其中一些帶有某些規定,如下所示:
接地應滿足 J-STD-607-A 中定義的要求,即電信的商業建筑接地和連接要求。
支持主干布線的路徑和空間應按照 TIA-569-B 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安裝。鋪設主干電纜時必須小心,以避免 EMI 或射頻干擾源。
交叉連接的層次不超過兩層,主干光纜的拓撲結構為層次星型拓撲結構。每個水平交叉連接應直接連接到主交叉連接或中間交叉連接,然后再連接到主交叉連接。主交叉連接和水平交叉連接之間不能存在多個交叉連接。
當從集中式交叉連接將公認的光纖部署到工作區時,集中式光纖布線旨在替代位于電信機房或電信機柜中的光交叉連接。
用于將電信設備直接連接到主要或中間交叉連接的軟線長度不應超過 30 米 (98')。
與水平布線不同,主干布線長度取決于應用和所選的特定介質。(請參閱 ANSI/TIA-568-C.0 附錄 D。)對于光纖,根據應用的不同,它可以高達 10,000 米!但是,≤ 550 米的距離更有可能位于建筑物內。該距離適用于主交叉連接和中間或水平交叉連接之間的不間斷電纜長度。
不允許使用橋接抽頭或接頭。
可以使用超過四對的電纜,只要它們滿足額外的性能要求,例如功率和串擾。這些要求在標準中有規定。目前,只有 5e 類電纜允許有超過四對。
(B) 認可的骨干媒體
ANSI/TIA-568-C 認可幾種用于主干布線的介質(電纜)類型。這些媒體類型可以根據安裝需要組合使用。應用程序和服務區域將決定所需對的數量和數量。允許的最大距離取決于應用標準,可在 ANSI/TIA-568-C.0 附錄 D 中找到。通常,速度越高,距離越短。此外,根據介質和應用的不同,光纖的最大長度范圍為 220 到 10,000 米,而 UTP 限制為 100 米。
識別媒體的距離取決于應用,并在 ANSI/TIA-568-C.0 附錄 D 中顯示。(注意:距離是主交叉連接和水平交叉連接之間允許的總電纜長度,允許對于一個中間交叉連接。)
注意:同軸電纜不被 ANSI/TIA-568-C 版本的標準認可。